1949年5月16日清早,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所属的40军第118师(这个番号特出亲切),不顾连日疲倦,不惧残敌扰攘,以急行军速率突入汉口市区,成为四野第一支冲进武汉的戎行。盘踞在汉口的敌“武汉保警总队”,还合计是场所游击队前来袭扰,遂整队迎战,放弃不到一个小时即遭全歼,哎,确凿不知谈我方几斤几两。
当世界午,第40军和第43军主力纷繁杀到,先后攻入汉阳和武昌,至此武汉三镇全部目田!两天后武汉军管会和警备司令部宣告栽植,凭证军委的最新呐喊:
野战军副政委谭政,出任武汉市军管会主任兼警备司令部政委、第十二兵团司令员(原先遣兵团司令员)肖劲光担任警备司令员。
武汉目田的告成音问传到香山双清别墅,毛主席相等雀跃,特出给四野总部和武汉警备司令部发来贺电,同期条目:
“请林罗酌量,待你们主力和炮兵渡江的时候,在武汉三镇举行一次军容整皆的恢弘游行,举例北平入城式那样,借以奋发东谈主心”!
四野总部素雅地履行了这一呐喊,1949年6月18日,林邓首脑(第一政委罗荣桓调北京使命,第二政委邓子恢随队)率野战军司令部稳健进驻武汉,同期举行了恢弘的检阅式。
目田九省正途的武汉诚然值得庆祝,联系词林邓肖(咨询长肖克)等首脑并不败坏,司令部腻烦也很焦炙,原因很浮浅:白崇禧其实是主动废弃武汉南逃的,四野雄师攻占的仅仅一座空城。
林邓肖首脑必须得搞明晰,“华中军政主座”、桂系实质掌抓兵权的东谈主物、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,以及他携带下的数十万东谈主马,当今都跑到那里去了呢?
一、白崇禧不战而弃武汉
白崇禧担任主官的“华中军政主座公署”,前身是所谓的“华中剿总”,司令部驻地天然在湖北的武汉,该机构再往前捋,其实是由抗战告成后的“武汉行营”改编而来。
四野先遣兵团南下时,白崇禧正本还幻想依托长江天阻,先负嵎顽抗一阵子,然后再视情况南撤,不虞5月15日张轸兵团的举义,透澈打乱了敌东谈主的作战部署。
前一天刚刚从广州飞回武汉的白崇禧,老羞变怒之下,调治桂系王牌第7军开往信阳以南,对举义戎行进行武力弹压,两边随即爆发激战,本日薄暮时候,白崇禧忽然接到了一个要命的音问:
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一部,仍是度过长江杀奔金牛,方针直指武汉以南的重点贺胜桥!白崇禧登时大惊逊色:这是要断我退路包我饺子啊!
白崇禧明晰武汉是弗成再守了,不仅如斯,如若再撤慢极少,第7军等桂系成本也得被合同在握,于是垂危下达呐喊,废弃对张轸举义戎行的围攻,各部全速南逃,他本东谈主也于本日匆匆登机飞往长沙。
这个“小诸葛”如故蛮滑头的,因此桂军主力逃得照实很快,四野各部在行进间目田武汉后,只好链接急追,江南此时仍是是酷日当头,敌我两边的行军赶路都很机密。
桂敌南逃之无言,许多历史著述并未堤防先容,以桂军王牌师第176师为例,该师第528团在长江以北驻守时,每个步兵连平均还有120东谈主左右,在三大战役之后,仍是算是敌军军力比拟充实的连队了。
放弃这个团被全部撵到江西境内时,全团兵员最多的连有77东谈主、最少的惟有58东谈主!不少桂军士兵真实跑不动,只可开小差概况携械慑服,致桂军减员相等严重,比如一个叫傅根年的班副缴枪后,啃着馒头带着哭腔对四野战士说:
“从湖北广水南逃的这一个多月,我就莫得好厚味过一顿饭,每东谈主每天25两谷子,鞋子也不发,十个有七八个打着光脚,好多东谈主的脚坏了走不动路,当官的就用枪托乱揍”。
另外一个叫夏三亮的老兵,也衔恨谈:“眼看天天向南逃,再逃也莫得场所啦,早晚还不是缴枪”?诞生南边的桂军士兵尚且如斯,大部分来自东北的四野指战员,天然愈加困顿和水土反抗。
至6月底前后,白崇禧集团全面撤至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中部,以及以上高为中心的江西北部,而四野主力则追杀到鄂东南、赣西北地区,鉴于闲散炽热酿成的非交游减员过多,野司下令前哨戎行转入短期休整。
而事实上,由四野咨询长肖克制定的“湘赣战役”盘算,正在悄然进行准备着,此役的中心任务,是要调集迷漫的军力,一举消除白崇禧军事集团!
二、四野初度濒临军力不及的场面
客不雅说来,在这个技艺点上,华中地区的敌情如故比拟严重的,白崇禧在湘赣地区的军力部署,也透着满满的调皮和合计,他将尚能掌抓的戎行,分为四个部分摆在四野的眼前:
第一部分:以“非桂系”的中央军四个军,沿粤汉铁路两侧设防,禁止目田雄师南下长沙;
第二部分:以桂系主力的三个军,置于阵线右后侧的赣北地区,动作决战的纯真兵团,一朝我军沿粤汉路发动进军,桂军主力即可迁徙进军我军侧背。
第三部分:以陈明仁兵团的两个军、程潜“长沙绥署”所属戎行着力长沙,同期以赣敌方天的一个军掩护桂军主力的侧翼。
第四部分:以另外三个军置于长沙与衡阳之间,确保逃往湘南和广西的后路。
上述敌东谈主的总军力,约合十四个军近30万东谈主,其中交游力最强的是桂军的7万余东谈主。家喻户晓,四野从平津地区南下时,总军力有88万雄师,如斯悬殊的力量对比,难谈发动湘赣作战还缺兵不成?
前哨还确凿军力不及,军史青睐者大量对此存有常识误区,信得过的情况是,至1949年7月初,四野合座的军力永诀照实比拟永诀,减员也颇为严重,原因是多方面酿成的:
第1、在鄂西和川东地区还盘踞着宋希濂集团,四野必须分出第十三兵团实施压迫打击;
第2、刘亚楼第十四兵团仍是详情取销建制,兵团部行将改制为“空司”,所属的三个军划入其他兵团概况改由野司直辖,也即是说,此时第四野战军只剩下三个兵团建制。
第3、在四野南下途中,原各军所属的第四个师(由安祥师改编),纷繁转隶新建的各场所军区,担负警备和剿匪等任务,因此四野的各主力军,基本都削减为“三师制”;
第4、野战军非交游减员激增,另外还需在河南、武汉相近留驻一定警备力量,不可能全部参加作战。
因此四野前出到鄂东南和赣西北的军力,惟有第十二和第十五兵团所属的六个军,对白崇禧集团虽组成一定上风,却不具备碾压和围歼敌东谈主的十足实力,想一举破敌昭着是有贫困的。
这亦然四野停驻追击脚步的另一个原因,为了完成对白崇禧集团的战役合围,必须就近加强我军一线军力。而最快最佳的主见,即是调治之前杀入江西的第二野战军有劲一部,配合四野完成湘赣战役的任务。
三、两大野战军连合发起作战
第二野战军在渡江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中,主要任务是消除浙赣线两侧之敌,所属三个兵团的战场永诀是:第三兵团在左路、第五兵团在中路、第四兵团在右路,其中陈赓四兵团距离华中最近。
为赶快歼击白崇禧的主力,军委呐喊二野抽调有劲戎行,从东方迁徙配合四野的作战,并摄取四野总部的颐养携带,因此行将发起的湘赣战役,演变成为两大野战军的连讨好战。
老电影《猛进军南线大追歼》,要说如故很经典的,剧中有白崇禧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的桥段,技艺为1949年7月初,此时白崇禧仍是约莫掌抓了我军的动向,因此在此次会议上大放厥词:
“毛泽东高抬我了,为了对付我白崇禧,他抬出了一个101,再加上半个刘伯承”!可爱干戈电影的读者,是不是对这段台词特老练?嗯,白崇禧口中所谣言的,恰是指我两大野战军连合杀来。
白氏口中所谓的“半个刘伯承”,代指第二野战军也迁徙了半数军力,配合四野遂行湘赣战役。非论这段话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,白崇禧都有些自吹自擂了,对付不及30万貌合心离的残敌,我军动用的“牛刀”并不需要多大。
尤其是程潜、陈明仁两位将军,仍是黝黑酝酿举旗举义,在湘赣战役中是不会真出力的,仅仅在表面上,还隶属于白崇禧集团的作战序列。那么,我军在湘赣战役打响前,究竟集合了些许军力呢?
计有肖劲光第十二兵团的三个军(辖第40军、第45军、第46军)、邓华第十五兵团的三个军(辖第43军、第44军、第48军)、陈赓第四兵团的三个军(辖第13军、第14军、第15军),以及暂由陈赓颐养携带的第18军。
上述共参加十个军43万东谈主的总军力,其中四野戎行有六个军29万东谈主,二野戎行有四个军14万东谈主。如若算计占比的话,四野此役迁徙的军力约占其全部的47%、二野迁徙的军力约占其全部的43%!
解释一下,从六个军共29万东谈主来看,其时四野各军的军力,大量着落到45000到46000东谈主左右(还要酌量兵团直属队的兵员),比南下之前减少了至少四分之一,而不是部分读者想像那般,四野各军动不动便拥兵6、7万东谈主了。
原因前文仍是先容过了,因此白崇禧妄称“抬出一个101”昭着是给我方脸上贴金,至于二野动用的军力值,拼凑还算对得上,只不外刘伯承司令员正在南京,况兼受领了目田大西南的任务,哪有技艺答理这个“小诸葛”?
依笔者个东谈主概念,最准确的讲明应该是“半个101加一个陈赓”,因为四野总部在酝酿发起湘赣战役的同期,还携带第十三兵团打响了“宜沙战役”,痛击鄂西的宋希濂集团,毙伤俘敌15000余东谈主,稳健力不完全在白崇禧身上。
四野总部对于湘赣战役的总体构想,并非沿粤汉铁路向南平推,而所以主力当先合击赣北之敌,也即是张淦的第三兵团。这是桂系的王牌和“成本”所在,在林肖首脑看来,只要揪住并歼灭桂系的三个军,则湘赣地区的敌东谈主势必全面崩溃。
四、白崇禧再次溜之大吉
1949年7月9日凌晨,第43军开路先锋在搜索前进中,与桂军一部在上高地区发生遭受战,象征着“湘赣战役”稳健打响!
战役初期,桂军张淦兵团招架相等强烈,与我十五兵团戎行在赣北连日激战,其交游力如故蛮强的,此时陈赓第四兵团、肖劲光第十二兵团等部,正兼程向张淦兵团的两侧实施间接。
如若桂军主力不息与十五兵团缠斗,不出不测的话,将很快遭到目田雄师的合围,包围圈完全合拢的技艺,四野总部详情为7月15日,联系词不测如故发生了。
至7月13日的夜深,白崇禧已发觉我军的合围意图,立即下令张淦兵团脱离交游,全速撤往湖南境内的茶陵山区。
两天后,当我间接戎行发奋到达预定位置时,桂敌已大部跳出了包围圈,敌东谈主逃得太快了!
于是围歼战最终打成了击溃战,我40余万雄师凭证呐喊,随即伸开多路追击,流畅目田县城22座,并歼灭撤离之敌的多支后卫戎行,毙伤俘敌4600余东谈主,战果照实有限。
江南此时进入炎暑时节,严重水土反抗的两大野战军各部,病员急剧加多,举例第43军127师的一个连,作战中追击20华里就中暑病倒了48东谈主,其中尽然有“热一火”2东谈主的记载,对你没看错,是松手在炎暑之下,可见情况之严重。
鉴于战机已失,且各戎行大量短缺抗暑准备,四野总部于7月19日下令全线罢手追击,戎行马上转入休整,至此,历时十余天的湘赣战役宣告已毕。
此役我军迁徙40余万雄师,战场上却只要灭了敌东谈主两个建制团,战果很不睬想,一方面是雄师对江南闲散的严重不适当,另一方面也证明,桂敌属实比拟滑头,揪住其主力并禁止易。
既然仗莫得打好,那么战役已毕后,从野司、兵团到各军,都进行了真切的反想,比如主攻戎行第43军,在提交的证明中,还回归出另外一条要紧原因:
“敌东谈主诳骗空军窥伺,诳骗其尚未被败坏的伪县、区政府(县有电台、区县间有电话),以及场所武装和小股戎行,来监视我军行径,因而敌东谈主音问相等通畅”。
而我军则完全“处于新区作战”,信息掌抓不够实时,且大兵团远距离纯真难已藏匿,以致战役企图过早涌现,天然在证明中也承认,桂敌十分灵活,发现情况不妙会实施“断然撤离”。
野战军咨询长肖克则回归说:“主不雅方面,对白崇禧集团力避与我军决战的性情,意志不及,对其实力也预计不够,遴荐了常常情况下的诱歼和长距离包围,政策放弃不好”。
尾声:
1949年8月4日,程潜、陈明仁在湖南长沙通电举义,参加举义的戎行约11万东谈主,使华中敌东谈主的总军力进一步减少。白崇禧无奈,只好率残部退避以衡阳为中心的湘南地区,准备俟机再撤回广西。
不虞在长沙举义戎行中,出现了4万余东谈主兔脱的不测情况,应陈明仁的肯求,正在休整中的四野迁徙戎行追击,而白崇禧则派兵策应叛军,于是有了军史上知名的“青树坪鏖战”,四野遭受小挫。
白崇禧如同打了鸡血一般,废弃了立时逃回广西的盘算,企图在衡阳、宝庆地区与四野决战,此举正中我军下怀,也终于引爆了“衡宝战役”。白崇禧第三次企图开溜时,仍是晚了,桂军殿后的四个主力师涣然冰释!
实质上,在四野赢得衡宝战役的告成之后,白崇禧军事集团的脊梁已被打断,也注定了在自后的广西战役中,桂军很快就将三军灭一火!